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兖州都督于知微 唐 · 姚崇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
(阙十七字)乃有□□□□□其有高山峻极。□□磊□而不穷。
大川灵长。清澜浩汗而无绝。
□芳□□□□云□者其惟于□□□□乎君讳知微字辨机
其先周封(阙十一字)东海□为□□其后仕于魏。亦家于代。
□代□谨左仆射太子太师雍州。子孙相承。
故今为京兆万年人也。高祖泾州剌史□安郡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瓜潼兖邵四州剌史泾州总管建平郡公
谥曰刚。曾祖宣道
周仪同大将军。随内史舍人左卫上仪同□安子皇朝赠凉州剌史。
谥曰献。早执圭璧。
累传茅土。履□遍于文武。
声华被于中外。祖志宁。
皇朝秦王友礼部尚书侍中尚书左仆射太子太傅太师蒲岐华三州剌史上柱国燕国公。赠幽州都督
谥曰定。山河授□星象降精。
负明□之□□佐丝纶之大业。谋猷琐闼。
动合全模。详综礼闱
言成故事。声徽满于天下。
位望极于人臣。父立政。
皇朝吏部郎中国子司业太子率更令渠虢二州剌史太仆少卿公子公孙。
多材多艺。□□□□□□声实岂惟台阁取则。
抑亦河海称宜。公丹穴融姿。
生而五色。青田表质。
动则千里。言为士范。
行乃人师。包括艺文。
□词场而独步。甄明政理。
登□□而先□朝浣□□之衣心□地义夕寝□□之被性笃天伦。行必由信。
不负黄金之诺。举无失德。
逾慎白圭之玷。正假马之非礼。
革攘羊之为直。风尘不杂。
而独秀。岁□无□□之□彫。
每屈于书生。亦□□公子不恃才□傲物。
将□□□□仁永徽元年补宏文生。爰以佩觿之年。
且恋过庭之训。特降恩旨。
许其在家。比及三冬。
方齐□哲擢第释褐。授太子内□丞□年迁授秘书郎通事舍人内供奉
□□□□峻□□增□□有词令之□遂兼敷奏之职。缘亲延累。
下迁常州司兵参军梁州西县同州司法岐州岐山县。污池戢鹤。
棘林栖凤。固□高而位下。
惟小屯而大亨。谦而弥光。
□而不杂。□□无□齐□□□□□□之受□□条范滂之责成千里。
中都之彰善瘅恶。上蔡之易俗移风。
盖无以过也。俄丁穷罚。
殆至灭性。虽屡变。
而创痛犹殷。服阕被徵。
□为举首。敕授魏州贵乡县令
□任未几□在京违豫。公乃请休。
急躬寻医缓。专专代喘。
感而遂瘳。于时魏州连夏大旱。
州县祈祷。靡爱牲璧。
密云徒积。甘澍罕□公入境□人□心□戴□薪艾□即未焚灌坛风雨□其□洽□□随诚降雨。
施及公私。枯稼蔚为嘉苗。
赤地变为膏野。百姓鼓舞而相贺。
五谷滋蕃而遂登。寻被巡察使升进。
制加朝散大夫城门郎大名之邑。
人结去思。□□□门朝推称职。
俄兼夏官郎中。□□□著□兼五熟昔称归□是膺俊选。
阮籍之乐东平孙盛之思小邑。
愿从所好。天且不违。
乃出为许州司马。累除蒲晋润三州长史
龙睑一□骥足载驰。□下河史亟展□舆之政延陵□渎累□归□□□既□人谣遂纡朝奖。
长寿二年制授鄂州刺史。无何。
又累除道利二州刺史。化被荆楚
威覃蜀汉。去兽迁蝗以奉最斥为患虽经讨□曾不衰止。
果州流溪县邢昙之等。闻公政术。
深思拯庇。仰邻烛之延伫。
慕河润以倾勤。昙之因使入京。
乃以父老等状上请。情词恳到□□天心乃降。
优旨授公检校果州刺史。褰帷一视。
偫□出奔。下车三令。
□境□息。神功之岁复除恒阆二州刺史
砺岳北临。剑门南峙。
是为襟要。实赖才雄。
公以身率人。令行禁止。
河朔拒二天之谒。汉中兴五裤之歌。
惟扬奥区。是□重镇。
事兼□□允藉亲贤。久视元年又改授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地总淮海。路兼岭蜀。
侨旧相杂。良猾莫分。
攘敚为恒。椎埋所聚
公悬明镜以临照。称物无□撝利剑以断割。
随机有裕。补张纲之□政。
何武之遗绩。江圯之□于是乎在。
长安二年改授常州刺史毗陵大藩。
实要良守。辍巳成之务。
就有待之司。顾盼而浇俗自清。
咄嗟而□政咸理。公每怀敬止。
恐□□之渐。愿近乡闾。
虽执鞭而可仕。屡陈章表。
具列款诚。□□时在凤阁侍郎
预知□政。备悉情素。
常为赞成。乃屈资除雍州司马
从其好也。粤以宏才。
俯从□尹。□晞□□有犯□□□□□□惟贤是□能名播于京辇。
公心□□人吏既推宿德。□□旧资朝廷称叹。
声闻旒扆。乃加银青光禄大夫
改授绛州刺史。州管军府
户多彫散。惟良之任。
自昔称难。公随方抚驭。
应时□理。奸盗畏威而□境。
流□感恩而复业。以公□旧正人。
德业斯重。讲□之任。
髦俊是□乃除太子左庶子。又迁太仆少卿
并累封东海郡侯行本忠良。
器实高茂。膺负玺之清级。
播恭慎之嘉声。邹鲁□番□摽旧国。
阐扬文教。冯藉师资。
乃除兖州都督。公五百挺生。
博闻强记。三千受业。
发瞽振聋。抚俗则黄霸重生。
讲艺则颜回不死。俎豆益先生之馔。
歌咏光夫子之门。发馀燧于槐檀。
导末流于洙泗。公读□□传乃慨然叹□古人云□相视尽□寿哉□况□□□□残光讵几昏中□壁馀岁可知。
乃怀鼓缶之娱。遂抗悬车之请。
至诚上达。优旨旋许。
追二疏之逸轨。访四皓之幽居。
张禹韦□之流。魏舒□□之辈。
遂异代□□殊涂同归者焉。景云二年封□海郡公
检校鸿胪少卿公远览夜行之诫。
自伤月告之年。僶俛承恩。
斯须罢职。嗟乎。
郑辰甫及。谢酉难移。
既劳息之有期。岂桐□之可救。
以□□二年六月廿五日。薨于长安常乐之里第。
春秋七十九。泰山其颓。
仰曾峰而何及。长河既竭。
望清澜而遽远。以开元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迁祔于京兆府三原县万寿乡长坳原旧茔。礼也。
公□海□族。三台□冑。
行为模楷。言成准的。
居家尽孝。奉国竭忠。
情叶段干。直以道义为富。
性符徐邈。唯以诗书自娱。
历居官次。每著殊尤之绩。
笃于友道。非亏然诺之心。
嗟乎。□慭温□永往子安何□□□仙鹤之声元伯长□□有素车之□平原四望□□□荒燧千年。
蔓草秋露。旌旐低而复举。
箫鼓咽而不鸣。涕泪成冰。
瞻昔恩而未重。柱槛皆素。
顾今礼而为多。嗣子朝议大夫密州别驾上柱国东海郡开国男克勤次子朝议郎左监门率府长史上柱国武阳县开国男克构朝议郎华州司户参军上柱国黎阳县开国男克懋等。
聿修祖德。不坠家风。
冬日夏日相辉。金友与玉昆交映。
□□□□□以□相规。别□逾□□□□□遂□良友既没。
谁堪制服之悲。知音者希。
空轸绝弦之痛。庞马之室。
本不分于客主。管鲍之契。
固无限于存亡。见□为文。
辞不获免。平生言行。
诚仆所知。揄扬事业。
则吾岂敢。将□□□之迹□题无愧之词云尔。
江河派别兮灵长。兰挺秀兮芬芳。
象贤袭庆兮忠良。过庭承训兮义方。
本百支兮无疆。弥七叶兮未央。
心悬明镜兮气锐干将。化成雉狎兮德□鸾翔。
或□□而驰誉。或□□而为光。
列爵穷于五等。为尹迈乎三王。
入龙楼兮膺侍接。拥鸠杖兮体归藏。
东川不待。西域无香。
卢敖仰兮无逮。王乔去兮何常。
武子之可作。叹公业之不亡。
露□泣于□□□□□于□□□□玉兮长想。临挂剑兮增伤。
张九龄不肯用张守圭牛仙客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七
窃谓士大夫砥砺名节,正色立朝,不务雷同以固禄位,非独人臣之私义,乃天下国家所恃以安者也。
若名节一衰,忠信不闻,乱亡随之,捷如影响。
西汉之末,敢言者惟王章、朱云二人,死而云废,则公卿持禄保妻子如张禹、孔光之流耳。
王莽以斗筲穿窬之才,恣取神器如反掌。
唐开元之末,大臣守正不回,惟张九龄一人。
九龄既已忤旨罢相,明皇不复闻其过以致禄山之乱。
治乱之机,可不慎哉!
斩马剑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七
直言贻祸,虽君子之自知:杀身利君,固忠臣之所乐。
是以奋刚肠而不顾,蹈烈节以如归。
每观史氏之书,景慕朱云之节,诚坚若金石,气烈俟风雷。
其悦善也,若行潦之趣江河;
其嫉恶也,若秋鹰之逐鸟雀。
张禹之大佞,请利剑而欲诛。
犯天颜,触逆鳞,言切直以无疑,气慷慨而不慑。
百寮为之耸惧,一人为之赫怒。
持之下殿,将寘于法。
庆忌党其直也,故成帝霁乎震威。
丹墀之折槛弗修,青史之芳名遂远。
千载之下,英魂若生。
愿扬直臣之名,以赞尚方之剑。
曰:
三尺秋色,百鍊刚德。
玉匣深藏,金玦为饰。
直臣勃然,就帝请焉。
诛奸气作,抗节词专。
庭辱贵重,天威震动。
言虽上闻,剑不克用。
锋锷应飞,英灵何归?
载怀美事,含毫发挥。
两汉 其四 张禹 南宋 · 戴溪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一
汉群臣率用经术决疑狱,断国论。
故事,宰相小吏皆喜任经术,饰吏事,天子亦重经术士,士彬彬向文学矣。
然引经误国,未有过于张禹者。
通知《论语》,为章句学者所尊重,号「张侯论」。
天子皆从受大义,至谓师傅,亲拜床下。
援据《论语》,误汉不细。
自夫子「不语怪力乱神」,与子贡之属不闻性与天道,何与灾异事?
切取以自文,侮圣言,欺君父,罪不容于诛。
唐柳公绰曰:「赃吏犯法,法在;
奸吏舞法,法亡」。
小人不学无识,公为不道,虽背违经义,经术犹在也。
身为儒者,专门名经,傅托经义,诬罔一世,经术亡矣。
以治《论语》为太子师傅,至封侯,为宰相,子孙亲戚皆至大官,身享富贵,穷奢极侈。
天子不负,《论语》且不负矣,独负天子、负《论语》乎!
成帝雅信重,王氏不敢望。
当车驾自临问,屏辟左右时,天子虚心听受,此可回之机也。
从容为天子陈说大义,劝上屏绝声色,疏远外家,恳恻深切,发于至诚。
成帝宽仁,颇易感动,一语存汉,未可知也。
日暮途远,顾影自惜,爱子念孙,患得患失,何暇问汉社稷耶!
一言丧邦,张氏安矣,王氏兴矣,刘氏其殆乎,哀哉!
胡邦衡侍郎铨劄子(三 乾道八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书稿》卷四
某窃闻下帷著书,不敢时为安昌
心驰诲色,晨夕以之。
方遣介具记,忽纡真帖,敬审台候动止万福,下情慰甚。
闽荔频拜珍赐,亟同如丹之酒,荐诸屏摄。
白糖薄少,姑实来奁,虽不足奉堕玉船之欢,亦可助调金鼎之味,当未以轻触过督之也。
元善颁,已列前缄,伏乞台察
程泰之侍郎大昌劄子(四 淳熙十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书稿》卷五
某窃以践长观复,恭惟宫使阁学尚书年兄茂对阳刚,百顺来备。
入登四近,久矣其时,颂咏精虔,非他人比也。
咫尺无由面庆,走介少致拳拳。
盖孤踪只俟新春径求闲散,以应晦气,恐他日艰于通问,故因令节以此为勤耳。
馀乞保辅冲襟,丕席天宠。
某僭易拜问台闳眷集,想惟长少均祉,孥累敬伸忱悃。
羊羔、朋酒、栗实两篰,聊助寿斝,浅斟低唱,恨不得为安昌也。
日历本乃是李仁甫未改时,今纳一册去,比后来所修精粗不同,望为指挥对过。
若向来例得是新本,则欲差人就彼逐渐钞一本,未审可否?
刘监庙前月几殆,投以丹剂乃再生,亦天相廉吏耳,年兄孜孜士类,因笔及之。
有委愿奉承。
某僭易再拜。
咏史(上) 彭宣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法度名儒奉束脩,帝师礼数亦宜优。
公卿股慄朱云,白首门生忍不羞(自注:彭宣风仪似仲舒,犹师张禹成帝能之乎。朱云借剑之日,为师弟子者亦何颜哉。)
既往不咎论988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小畜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仲尼之教,应机而设,语于一时,流于千载。
千载之下,君子学之乃可以为事业,小人学之亦可以资奸佞;
明圣得之谓之稽古,庸主得之因而饰非。
胡以言之?
所谓「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是也。
原其斯言之始,则鲁君问社于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殷人以,周人以栗,因曰使民战慄」。
夫子疾其无稽,故云,欲其深慎之也。
后之人由儒术位于朝,睹国家昏乱、政教缺失、不能扶救者,率曰:「事已成矣,吾不说矣;
事已遂矣,吾不谏矣;
且既往不咎,圣人之旨也」。
万一有匪躬之士奋命而言者,庸主又引以为拒,亦如上之云云。
以至上安其危,下稔其祸,事卒不言,言卒不听,覆亡而后已也。
呜呼,世之鄙夫,驾大车,实重物,人又息其上,疾驰乎九折之坂,旁观者知其必覆也,而不之告。
及轮摧辕折,人坠而伤,物倾而坏,然后曰:「向若下其人,损其物,轻而进之,无是苦也」。
闻之者怒而笞之可也,其无益于事矣。
茍治其车,升其人,复其物,又辇而驰,复遇乎险如向之所谓九折者,人有疾呼曰:「不下其人,损其物,车必如前之覆也」。
闻之者谢而从之可也,若又怒且笞曰:「子焉得言吾既往之事邪」?
虽庸人不至是,而为君臣、有国家者反若是欤!
且圣人立教,于君臣之道最大,其为诫诰,固亦多矣,不可毕数,将引其尤著者以明之。
夫训于君者,不曰「能自得师者王,人莫己若者亡」,又不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为君者胡不奉而行之,独曰「既往不咎」哉?
训于臣者,不曰「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又不曰「有犯无隐,见危致命」,为臣者胡不践而行之,犹曰「既往不咎」哉?
是知圣人能立言,不能使人从其言。
施之明君则为政之师也,施之庸主则饰非之资也;
用之君子则嘉言之本也,用之小人则巧言之助也。
教之存亡,在人而已。
汉成帝张禹,拜于床下,问以灾异,而对以「罕言命,不语怪力」,是非盗圣人之语,为巧言之助邪?
王莽窃大位,据威斗,南阳之师入矣,独曰:「天生德于,汉兵其如何」!
是非盗圣人之语,为饰非之资耶?
班固「莽诵六经,以文奸言」,权德舆「亡西汉张禹」,斯得之矣。
永惟「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夫子诫宰我一时之言也,为君者为臣者深志之。
折槛铭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九、《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六
朱云折槛之说,凡知书者悉知之。
咸谓谏而必折,彰忠节也;
折而不理,旌直臣也。
静默厥由,孝成未得任贤去邪之道,何以旌其直臣哉?
张禹身为帝师,手执国柄,一人仰之为规矩,诸侯系之为惨舒。
内不能举百揆之纲,外不能振兆民之领。
悬邪道若前旒,进巧言如黈纩。
矇瞽君目,聋蔽帝聪,锢天下之良臣,哑天下之谏口。
元延永始之间,灾眚屡见,当时识者,鲜不以王氏为讥。
帝乃幸之私第,议国之政事,伺其一言,以为模范。
不能陈正道以御灾祥,戮佞臣而安宗社,反以「罕言命,不语怪」为奏,致成帝无虑,王氏益骄。
洎民出谤词,止有忧色,则必整衣冠,露蓍蔡,卦吉则喜,兆凶则悲,此岂翼赞之道耶?
手抉覆亡之机,躬开弑逆之路,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于时云为直臣,身在下位,观莽之将乱,嫉之不忠,乃蹈白刃之危,轻鸿毛之命,鼎镬弗顾,宗祧是图。
请上方剑,知不从也,庶万一而得之,断佞臣矣;
折天子槛,知失礼也,冀再三而陈之,悟时君矣。
孝成虽听庆忌之言,不能戮安昌之罪,徒存折槛,又何益哉!
向使诛于两观之前,升云于百工之上,邪佞路塞,忠谠源开,新莽之祸,何由而兴乎?
某尝览载籍,求其始末,见孝成之失,未尝不释卷而太息。
因折槛为铭,戒于将来也。
铭曰:
室之乱起兮,亦不能理。
以折槛必忠,帝以折槛为耻。
忠而不用,耻实自贻。
上方之剑,匣而何施?
佞臣之头,惜而胡为?
任贤有贰,佞臣弗离。
新室以盛,汉室以衰。
祸实自取,亡其咎谁?
遗编蠹简,历历可悲。
千古之下,吊而为词。
周子充侍郎见寄乐府戏赠之作 南宋 · 范成大
钓海风水急,登楼尘雾高。
不如岸纶巾,春船携小桥。
芳草含奇薰,光景上东壁。
桂林那办此,办作安昌
伊泽夫人悟求诗为赋一绝(伊泽名修二,教育家。) 晚清 · 吴汝纶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桐城吴先生诗集
张具时时忝盛筵,青丝生菜复亲传。
平生不作安昌,却信鸿妻定自贤。
宰相有学无识 晚清 · 王润生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文章位业冠通寰,桃李盈门捷径攀。
身伺安危为进退,心凭好恶别贤奸。
片言险败中兴局,夹辅惭居上相班。
张禹孔光同列传,羞将著作说名山。
两汉辩亡论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五
两汉所以亡者。
皆曰莽卓。
予以为莽卓篡逆。
污神器以乱齐民。
自贾夷灭。
天下耳目。
显然闻知。
静徵厥初。
则亡西京张禹
东京胡广
皆以假道儒术。
得伸其邪心。
徼一时大名
致位公辅
词气所发。
损益系之。
而多方善柔。
保位持禄。
或陷时君以滋厉阶。
或附凶沴以结祸胎。
故其荡覆之机。
篡夺之兆。
皆指导之。
驯致之。
虽年祀相远。
犹手授颐指之然也。
其为贼害。
岂直莽卓之比乎。
以经术为帝师
身备汉相。
特见尊信。
当主臣之重。
极儒者之贵。
永始元延之閒。
天地之眚屡见。
言事者皆讥切王氏颛政。
时成帝亦悔惧天变。
而未有以决。
驾至第。
辟左右以问之。
须其一言。
以为律度。
计者。
亦须陈大易坚冰之诫。
诵小雅十月之刺。
乘其向纳。
痛言得失。
反以罕言命不语怪为词。
成帝不疑之心。
授王氏寖盛之势。
上下恬然。
晻忽亡国。
傥帝虑不至是。
犹当开陈切劘。
面折廷辩。
矧当就第燕閒之际。
虚怀访决之时。
方且视小男于床下。
官子婿于近郡。
款款然用家人匹夫为心。
以身图安。
不恤国患。
致使偫盗弄权。
迭执魁柄。
祸稔毒流。
至于新都
不可遏也。
斯可愤也。
逮至东都
顺桓之閒。
国统三绝。
胡广以钜儒柄用。
位极上台。
梁冀席外戚之重。
贪戾当国。
既鸩质帝
议立嗣君。
公卿大臣。
皆以清河王蒜
年长有德。
属最尊亲。
可以靖人。
亦既定策。
乃惮其明哲。
且不利长君。
私于蠡吾
独异偫议。
为广议者。
亦当中立如石。
介然不回。
赵戒之徒。
同李杜所守。
然后三事百工。
正词于朝。
之暴恣。
岂能一旦尽诛汉廷偫公邪。
反徇一息之安。
首鼠畏懦。
竟使清河徒废。
蠡吾为梗。
邦家陵夷。
汉道日蹙。
结党锢之狱。
成阉寺之祸。
祸乱循环。
以至董卓
赫赫汉室。
化为当涂
盖栋桡鼎折之所由来久矣。
梅福以孤远上疏。
张纲以卑秩埋轮。
独何人哉。
而不是思也。
噫嘻。
就利违害。
荣通丑穷。
大凡有生之常性也。
暨乎手持政柄。
体国存亡。
则谨之于初。
决之于始。
以导善气。
以遏乱原。
若祸胎既萌。
则死而后已。
白刃可蹈。
鸿毛斯轻。
奈何广于完安之时。
则务小忠而立细行。
数数然献吉筮于露蓍。
沮立后于探筹。
及夫安危之际。
邦家之大。
则甘心结舌。
阴拱观变。
岂止然也。
方又炽燄燄以燎原。
决汤汤以襄陵
投天下于烟煨。
挤万民于昏垫。
百代之下。
无所指名。
虽史赞粗言。
而不究论本末。
且出不越境。
书弑君之恶。
言伪而辩。
有两观之诛。
若当春秋之时。
广之罪。
作诫来世。
可胜纪乎。
向若西京抑损王氏。
尊君卑臣。
则庶乎无哀平之坏。
东京登庸清河
主明臣忠。
则庶乎无灵献之乱。
大汉之祚。
未易知也。
或以国之兴亡。
皆有阴骘之数。
非人谋能亢。
则但取瞽矇者而相之。
立土木偶而尊之。
被以章组。
列于廊庙。
斯可矣。
尧舜之或咨或吁。
殷周之或梦或卜。
忧勤日昃之若是。
然后为理耶。
予因肄古史。
且嗜春秋。
褒贬之学。
心所愤激。
故辨其所以然。
东海萧生(过萧望之故里作。)重光协洽 清 · 舒位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四
生不幸逢丙吉霍子孟,犹得逮事后苍夏侯胜
此非东海萧生耶,何物弘恭石显中书令
大将军光诚不学,两吏挟持称露索。
萧生之志岂抱关,萧生之身已出阁。
仓头庐儿王仲翁,躬策甲科道不同。
明经达学刘更生,名儒茂材备谏争。
平原太守左冯翊萧生前后两引疾。
乌孙昆弥元贵靡,萧生上议反归娣。
岂知萧生小过五,大罪一,华龙郑朋互罗织。
一曰举朋党,再曰毁亲戚。
皇帝尊师重经术,其收前将军光禄勋,已而赐爵关内侯,有诏加恩车骑中郎长子伋。
吁嗟哉萧生,尔本东海识字耕田夫,致身富贵何所图。
前有谒者召致廷尉狱,后有太常急发执金吾
乃谓门下朱生字曰游,鸩鸟为媒无久留。
朱游者谁实朱云,戴崇彭宣非其伦。
始知兰陵萧长倩,绝胜莲勺张子文
汉书好恶篇阏逢阉茂 清 · 舒位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六
余幼好奇字,独不好扬雄
又尝好奇服,独不好江充
能短衣楚制,不好叔孙通
能布破脱粟,不好公孙弘
好陈政事疏,兼好及吴公。
好读循吏传,首好惟文翁
好亚夫细柳,好留侯赤松
好充国屯田,恶张骞凿空。
好丙吉魏相,休休其有容。
恶张禹孔光,沓沓将毋同。
卫青霍去病,恶其由贱佣。
李广程不识,好其能折冲。
好贤好玄成,贤善始善终。
好向而恶歆,歆不孝不忠。
颇好太史迁,谓其文章工。
亦好董仲舒,信其礼乐宗。
司马相如,而恶当卢庸。
好河间献王,而恶应声虫。
甚不好京房,数尽非理穷。
更不好晁错,霸术无王功。
好方朔执戟,不进主人翁
因好申屠嘉,驰檄困狡童。
好朱云折槛,愿从关龙逢
遂好辛庆忌,免冠回天聪。
偶好萧望之,恶郑朋华龙。
久恶张子文,好彭宣戴崇
好梅福夫妇,偕隐有古风。
好疏广兄子,勇退无留踪。
夹漈不解事,沧浪时一中。
我作好恶篇,不暇书悤悤。
指陈时政奏景祐三年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范文正公年谱、《宋史》卷三一四《范仲淹传》、《姑苏志》卷四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汉成帝张禹,不疑舅家,故有王莽之乱。
臣恐今日朝廷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以大为小,以易为难,以未成为已成,以急务为闲务者,不可不早辨也。
满江红 其六 客中寄张子白八首 清 · 彭兆荪
 押马韵 出处:小谟觞馆诗馀
颠到黄舆,谁辨别、神麟跛马。
尽听惯、陈隋蝉噪,雷鸣釜瓦。
面壁未成龙象果,谈经空建鸯摩社。
纵登坛竖拂有谁听,喉先哑。

鸡缸酒,斟盈斝。
牛腰束,诗盈把。
算知音谁似,安昌侯者。
意气殊羞绛灌伍,泪痕且学姮娥
只数行佳传倘需君,他年也。
杜相公 北宋 · 钱彦远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皇朝文鉴》卷一一六
闻国家轻重在贤材,贤材得失在宰相
国虽甚危,盗贼充斥,水旱荐臻,嚣嚣若不澹,使贤材登用,此不足忧,适以起其治尔。
国虽甚安,仓廪充实,兵甲衅藏于府库,使贤材隐匿,此是宜忧,乱将成矣。
然贤材有小大,道义有取舍,唯执政者器使而礼进之,俾上下出处当其分,辅弼之职毕矣。
始汉唐初,萧何、曹参、房乔、杜如晦,为之虚己降意,得人尤盛,风迹逮同三代。
暨季末昏错,则张禹、崔烈、璨、裴贽,挟奸窃宠,树朋党,偿恩雠,贤材耻之,相与逃去。
卓茂、葛亮、司空图、李巨川之徒,彷洋阴拱,或徇豪杰以摅快其蕴,是乃宰相之过也。
呜呼,生民何辜也,得失祸福系之二三君子欤!
明公天与直气,繇黄绶历中外,凡四十年至三公,情伪险阻尝之矣,纲纪故事练之矣,古今治乱详之矣。
前此为枢密使时,天下固以想闻风采,士类依为盟主者,诚以文武吏士,老儒新进见公者,公悉能判白精粗,人人自以各尽其意。
今公为相,实社稷宗庙神灵开诱上心所致。
然公此举,系四海安危,故诞告之日,无贤不肖搏手相庆,而彦远独惧焉。
也?
公视今贤材果尽用乎?
天下事果尽正乎?
则公宜不次擢人,夙夜讲议,虽隶台疏远不遗。
为本朝树太平基业,奚止缚二胡人枭藁街,息饥寒百姓盗弄兵者夫?
设循嘿守常,曰已安已治,女辈当束之高阁。
昔贤材颙颙待公,及公复不顾,望绝矣。
君子哉,固穷且死;
万一奸雄,事未可究。
彦远惧者此也。
唯受恩最深,敢用常礼圜牍引虚辞谀公,小人也。
颇因古义以献。
且知不言,负公矣,言不行,亦在公矣。
策林 其一 一策头806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元和初。予罢校书郎。与元微之将应制举。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搆成策目七十五门。及微之首登科。予次焉。凡所应对者。百不用其一二。其馀自以精力所致。不能弃捐。次而集之。分为四卷。命曰策林云耳。
臣伏见汉成帝以朱云廷辱张禹
令持下殿。
云攀槛槛折。
成帝容之。
后尝理槛。
帝命勿易。
以旌直臣。
臣每览汉史至此。
未尝不三复而叹息也。
岂不以臣不爱死。
虽怜其死。
而必谏乎。
君能纳谏。
虽折其槛。
而必容乎。
不然。
何云之竭忠也如此。
之见容也又如此。
伏惟陛下以至诚化万国。
以至明临兆人。
故数年之间。
仍降诏旨。
四海之内。
累徵贤良。
思酌下言。
乐闻上失。
谕以旁求之意。
询以无隐之辞。
是则陛下纳谏之旨。
远出于汉朝
微臣献言之罪。
不虞于折槛矣。
况清问之下。
条对之中。
苟言有可观。
策有可取。
陛下必光扬其名氏。
优崇其爵秩。
与夫勿易折槛以旌直臣之意。
又相万也。
贱臣得不有犯无隐。
以副陛下纳谏之旨乎。
殚思极虑。
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
唯以直词。
昧死上对。
臣生也幸。
沐圣朝垂覆育之惠。
当陛下无忌讳之日。
斯则朝闻夕死足矣。
而况于充赋王庭者乎。
伏念庸虚。
谬膺诏选。
诚不足以明辩体用。
对扬德音。
欲率尔而言。
适足重小臣狂简之过。
若默默而退。
又何以副陛下虚求之心。
是以窥玉旒
金策
惭惶僶俛。
不知所裁者久矣。
然以愚虑之中。
千或一得。
而往古之成败。
耳或妄有所闻。
当今之得失。
目或妄有所见。
进不敢希旨。
退不敢隐情。
唯以直言。
昧死上对。
庸言(一○)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三六
杨子曰:风者天之出入息也。
人之一身,莫小乎语默,而莫大乎息。
天地之造化莫小乎雨雪雷霆,而莫大乎风。
息死则人死,风亡则乾坤息。
杨子曰:司马君实文准荀也,临川王子之文准扬也。
杨子曰:古之巫者处其一,今之巫者处其三。
曷谓一?
曰巫。
曷谓三?
曰释曰老。
或问:「明哲保身,何如」?
杨子曰:「全其名,守其节,斯不失其身矣。
张禹、孔光之保身,乃所以失身」。
杨子曰:秦人之尚功术,犹人饵金石之药也。
其初也,瘠必肥,老必壮,羸必强。
其究也,其死也忽焉。
杨子曰:成帝辑折槛以旌朱云,圣明之资也。
不圣不明,不扩不充尔。
杨子曰:扬雄言秦之士也贱。
四皓高祖且不能致也,况秦乎!
士未尝贱也。
或问:「孔明与仲达未战也,战则孰胜」?
杨子曰:「孔明乎」。
「奚以知之」?
曰:「其立也山,其静也渊,古之将也。
巾帼之遗,仲达已动矣」。
或问:「舜之舞干羽,七旬而苗不格,则如之何」?
杨子曰:「苗民之格愈迟,舜德之进愈速」。
杨子曰:见乎表者作乎里,形于事者发于心。
是心作焉,其外寂然,其中森然。
勿谓无形,峙于丘陵;
勿谓无见,烨于震电。
杨子曰:精于理者其言易而明,粗于事者其言费而昏。
或问:「君子言命乎」?
杨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曷为不言命」?
「言命则人废,奈何」?
曰:「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君子曷为必言命」?
杨子曰:颜子之学圣人亦逼矣。
仰之弥高,其远无极;
钻之弥坚,其入无间。
瞻之在前,可望而不可至;
忽焉在后,若得而又若溃。
杨子曰:口者躬之户,目者躬之牖,德者躬之府。
府充矣,其户烨,其牖莹。
虽然,烨其户,莹其牖,其府充乎?
或曰:「学者莫上于敏,莫下于钝。
然敏或以窒,钝或以通,何也」?
杨子曰:「不可怙者天,不可画者人」。
或曰:「昔楚昭王孔子,将使执政,且封以地,子西以为非楚利也,昭王乃止。
子西之言,信乎」?
杨子曰:「昔者虎之居乎山也,自知其无以德乎兽也,使狸召麟焉。
子曰:『今日之事,有虎无麟,有麟无虎,子以为麟之至,则兽麟从乎,子从乎』?
虎于是疑焉。
麟闻而叹曰:『吾以不触闻也,狸尚疑我哉』!
子西之说,则狸之说也」。
或曰:「曹公、孙权一世之雄也,不为曹公、孙权者能当之乎?
然曹公用舟,周瑜败之,孙权登岸,满宠败之,何也」?
杨子曰:「二公龙虎也,龙以水而雄,虎以山而雄。
易而居焉,败矣。
曹公之用舟,虎在川也;
孙权之登岸,龙在山也」。
或曰:「民之溺于战国之虐政也,其心竞,其力惫,拯之难也;
其力充,其位缺,拯之难也。
孟轲、荀卿力不足以行其心,非患也。
为齐卿,为,不位欤?
而其拯无闻焉,何也」?
杨子曰:「今有孺子将入于井,仁人有不见,无不拯。
虽然,仁人趋而拯之孺子之父从而挽之,则仁人虽欲拯之,乌得而拯之
孟、荀则悯孺子矣,如挽何」?
杨子曰:夫子之论礼,商得以损夏,古之礼有不茍取;
周得以益商,今之礼有不茍去。
或曰:「孟子圣矣乎」?
杨子曰:「谓『若圣岂敢』者,夫子也,况孟子乎?
虽然,孟子之学至其至矣,非曰圣也,非不曰圣也」。
或曰:「孟子之与孔子,假而生不相后也,将并于孔乎?
将学于孔乎」?
曰:「奚其并!
奚其并」!
《诚斋集》卷九二。